2024年3月24日,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于文轩教授受邀参加了中南讲堂·名师名家论坛,以“公共管理定量研究的现状与未来”为题,在公管楼404进行了精彩的学术讲座。此次讲座吸引了公共管理、社会学、社会工作等多个专业的师生积极参与,现场气氛活跃,互动频繁。
于教授首先对公共管理领域定量研究的现状进行了全面的梳理。他通过对比2001-2010年与2018-2022年的数据,展示了定量研究在公共管理学科中的占比变化情况。于教授指出,定量研究在公共管理学科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且其比例在近年来有所上升,这反映了公共管理学科研究方法的多样化和科学化趋势。然后,于教授对HLM模型(层次线性模型)在公共管理研究中的应用为例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他详细解释了HLM模型的概念、应用场景以及与传统分析方法的区别。于教授强调,HLM模型能够有效处理嵌套型结构数据,避免生态谬误,是现代公共管理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他还介绍了HLM模型的理论基础和统计分析上的原理,以及在政治学、经济学、统计学等不同学科中的不同应用。
之后,于教授转向公共管理定量研究的未来趋势。他指出,尽管公共管理领域的定量研究整体水平落后于其他学科,但近年来已有显著进步。于教授认为,相较于国外,中国公共管理研究具有后发优势,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未来的研究应该更加注重利用先进的分析工具和方法,如人工智能,来提高研究的精确性和实用性。通过案例分析,于教授深入讨论了人工智能在实际研究中的应用,包括模型设定、变量选择、检验报告等方面的问题和改进建议。他提出,未来的研究应当更加注重模型的合理性、数据的代表性、以及分析方法的严谨性。于教授的讲解深入浅出,既有理论的深度,又有实践的指导意义,让在场的师生受益匪浅。
在互动环节中,于文轩教授以一项关于美国黑人对政府信任度的研究为例,阐释了定量与定性研究的结合。该研究首先通过定量数据分析了美国黑人群体对政府信任度的普遍趋势,发现存在显著的信任差距。随后,研究转向定性方法,通过深入访谈和案例分析,探究了这种信任差距背后的社会、经济和历史因素。这种混合方法不仅量化了信任度的统计数据,还揭示了个体信任感受的形成机制,为理解和提升政府信任度提供了更深层次的见解。于教授的讲解加深了师生对研究方法融合重要性的理解。
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于教授的精彩演讲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公共管理定量研究的最新动态和未来趋势,也激发了在场师生对科学研究的热情和探索精神。我们期待未来能有更多这样的学术交流机会,共同推动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和进步。
(一审:徐立坤 二审:李春玲 三审:董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