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2日,首届中国社会物理学论坛暨第二届中国计算社会科学论坛,在我校物理与电子学院顺利举行。本次论坛由我院社会学系吕鹏教授发起,邀请中国科学院刘怡君教授(联合发起人)团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许可教授、清华大学建设管理系李楠副教授、沃民高新科技(北京)股份公司齐中祥董事长等专家学者做主题演讲。

开幕式由吕鹏教授主持。我院副院长许源源教授、中南大学科研部罗英姿副部长、社会学学科带头人李斌教授、社会学系主任潘泽泉教授等先后做开幕致辞。与会领导与嘉宾高度肯定中南大学社会学发展成绩,并展望期许学科未来发展。开幕式最后,作为会议联合发起人的刘怡君教授致辞,阐述了社会物理学发展脉络与未来趋势。作为国际前沿交叉研究领域,社会物理学方向具有重大学科发展意义,将显著提升新时代社会科学位势。





第一阶段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滚动资助开题,由中南大学科研部罗英姿副部长主持。国家社科重大首席专家吕鹏教授就重大项目(基于大数据的反社会行为预测研究,17ZDA117)获得滚动资助进行研究成果与研究计划汇报。从社会现象、社会结构、社会行为、社会运动、群体性事件等方面阐释社会与自然系统的内在规律同一性。基于社会物理学视角,对人类群体行为演化峰值求解、生命周期函数、能量曲线轨迹与复杂系统共性等开展研究。




第二阶段为上午主题演讲,由我院潘泽泉教授主持。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刘怡君教授发表主题演讲《社会物理学相关理论与案例分析》。刘教授从中国社会物理学奠基人牛文元教授与《社会物理学》丛书出发,系统介绍了社会物理学的脉络、理论、方法和工具;从团队发展历程、社会物理学理论框架、社会物理学研究模式发展历程、社会物理学典型研究案例等方面进行阐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许可教授做《情绪传播与社会风险感知》主题演讲。许教授基于大数据研究情绪的传播,提出愤怒是群体性事件的导火索,并构建网络舆情风险评估指数;最后提出“无为而治”的群体智慧空间治理新观点。清华大学李楠副教授做《基于虚拟现实环境下行为实验的建筑人员疏散研究》主题演讲。李教授从微观个体出发,构建群体紧急疏散模型,并基于VR技术进行实验研究,以更加真实的场景模拟求解影响疏散效率的关键核心因素;他还展示了多个VR实验视频。舆情专家齐中祥董事长做了题为《从情绪计算到人心识别——互联网大数据的创新实践》的专题汇报,给大家带来一场基于数据-情绪-人心-算法的精彩演讲;从西方研究与实践,到中国的理论创新,再到选举领域的成功预测案例,展示了其在大数据预测领域的丰富实践。我院吕鹏教授做《国家发展、帝国兴衰与公共安全:社会物理学视角》主题演讲。吕教授提出基于社会物理学视角,认为可以用其解读帝国兴衰进程、国家发展战略与社会公共安全;揭示个体行为(群体行为)与微观粒子(粒子系统)存在规律同一性;采用粒子ABM建模微观行为,为社会科学研究提供新工具。




第三阶段为下午主题演讲,由我院董海军教授主持。中科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王红兵老师做《基于大数据的决策支持平台基础架构研究》的主题汇报。王老师向大家介绍了决策支持系统(DSS)的发展背景及大数据决策支持平台架构过程,并以社会治理大数据平台及国家公园大数据平台的构建为例进行详细阐述;最后讲述了大数据的调研应用。中科院马宁老师做《重大突发事件舆情风险预测与评估研究》的主题汇报。马老师提出突发事件舆情传播中的各类“风险点”是引爆舆论场、引发舆情危机的“助燃剂”;根据对已识别的历史突发事件舆情风险点的类型、数量、频率等,可以定量判断新发生突发事件的舆情风险等级。中科院董雪璠老师做《公共政策引发的网络舆情多维度预测研究》的主题汇报。董老师从主体结构、持续时间、信息波动、情绪交互四个维度进行网络舆情预测,并以“股市熔断机制”的案例做实证研究分享。




此外,吕鹏教授团队成员做基于社会物理学视角的专题研究汇报。学院研究生张卓做《微粒运动、恐怖袭击与ABM仿真模拟: 社会物理学视角》研究汇报,李蒙迪做《粒子运动碰撞与群体踩踏仿真: 以“外滩”事件为例》研究汇报,阳厚做《基于恐怖袭击与群体踩踏机制叠加的ABM建模与仿真》研究汇报,陈典涵做《基于人群拥挤-踩踏-救援-自组织的重点公共场所仿真建模》研究汇报。汇报涉及微粒运动建模、暴徒袭击及群体踩踏事件ABM仿真等方面。




最后,吕鹏教授做会议总结发言。他认为,作为前沿交叉领域,社会物理学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应用场景与发展前景。“社会物理学论坛”等系列学术活动旨在更好地桥接自然科学研究与社会科学研究,在话语、视角、算法、工具等方面,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融合发展做出微薄贡献。本次论坛吸引了相关学科领域师生约100人次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