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7日,在七七事变爆发88周年之际,社会各界通过各种方式深切缅怀抗战先烈,铭记血泪历史。当天,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拾光者·乡村心语计划”团队在湖南省宁乡市喻家坳中心小学开展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历史课,将88年前的烽火岁月呈现在了学生面前,成功播撒了红色的火种。
沉浸课堂——七七烽火燃心间
“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现在是1937年7月7日的夜晚……”,课堂伊始,团队成员就用低沉的话语瞬间将思绪拉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随着教室的灯光缓缓调暗,多媒体屏幕上浮现出卢沟桥的旧照,配合着低沉的背景音乐,缓缓揭开七七事变的神秘面纱。台下的孩子们听完团队的讲述科普,脸上的神情也愈发严肃,稚嫩的脸庞上透露出对历史的敬畏与对未来的担当。
精神传承——西南联大铸脊梁
讲述完七七事变,团队成员以时间轴为线索,沿着历史的脉络,向孩子们还原了西南联大在抗战烽火中坚守教育阵地的故事。当屏幕上出现土坯墙、茅草顶的校舍照片以及联大老师在风雨中授课的情景,孩子们的心绪从七七事变的悲恸变为如今的敬佩,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团队用这样一个革命摇篮的故事在孩子们心中种下责任与爱国的新芽,期待着未来的某一天长成参天大树。
科普之重——红色基因代代传
“我将来要像他们一样为国奉献!”杨逸清小朋友在听完团队讲述后站起来勇敢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令人动容。七七事变是民族危亡的警钟,让学生知晓先辈们如何在枪林弹雨中捍卫尊严,激发他们的爱国热忱。西南联大则是在困境中坚守文化火种的典范,让学生明白知识救国的力量。这些红色故事如明灯,照亮他们前行的道路,让红色基因在他们心中扎根,代代传承。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新时代的青年既是历史的见证者,又是未来的建设者,将红色教育纳入课堂教程是时代变迁的必然要求。这场穿越历史烽烟的红色之旅虽暂告段落,但七七事变的枪炮声、西南联大的琅琅书声,却已深深烙印在孩子们心间。“拾光者·乡村心语计划”的志愿者们将继续为这些孩子浇灌爱国的甘霖,用行动传承历史的遗志,谱写红色的基因。
(一审:梁慧 二审:徐立坤 三审:耿贵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