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晚上8时,湘潭市雨湖区实习驻地灯火通明,一场别开生面的读书分享会在此举行。行政管理专业2023级本科生以“雨湖习政,书韵启新”为主题,将专业理论学习与政务实习实践相结合,开展了一场富有深度的思想交流活动。公共管理系系主任欧阳万福老师全程参与指导。
活动伊始,欧阳万福老师深刻阐述了阅读与实践的辩证关系。他强调:“读书不仅要深挖文本背景、洞察内在逻辑,更要警惕经验主义的局限,将理论置于现实土壤中检验其生命力。”这番富有哲理的讲话为整场活动奠定了思想基调。
随后,六位同学依次分享了他们在实习期间的读书心得。刘静蕾同学首先带来费孝通《江村经济》的阅读体会,她通过书中对开弦弓村的微观研究,分析了中国农村社会经济结构的深层次问题,并结合实习见闻,探讨了乡村振兴的现实路径。
吴铱灵同学分享的《县乡中国》引发了大家对基层治理的深入思考。她结合在政研室的调研经历,生动描述了基层干部面临的“抱团躺平”现象,并从体制角度分析了这一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她的话语掷地有声:“乡村是国家的根基,只有乡村治理好了,国家才会发展得好。”
覃潘蕾同学从《小镇喧嚣》中的乡镇治理智慧出发,分享了在雨湖区教育局实习的亲身经历。她用“擂”与“媒”的形象比喻,描述了基层教育工作者在政策执行中的平衡艺术,让在场同学感同身受。
高晓同学对《置身事内:中国政府与经济发展》的解读别具一格。她以在党史研究室的日常工作为例,阐述了档案整理、地方志编撰等基础性工作对政策连续性和治理合法性的重要意义。“过得好一点,比大多数宏伟更宏伟”的结语引发了共鸣。
杨子墨同学将霍布斯的《利维坦》与团区委工作实际相结合,探讨了国家权力与社会治理的关系。她动情地说:“书记常教导我们‘政策不是贴在墙上的,而是要做在工作里',这让我深刻理解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最后,施访同学通过对《大国县治》的解读,系统分析了县域治理面临的困境与挑战。他提出的“理顺县级权责利关系,为基层松绑赋能”等建议,展现了行管学子对基层治理的深刻思考。
在每个分享环节后,欧阳万福老师都进行了精彩点评。他巧妙地将书中理论与同学们的实习见闻相联系,引导大家从更高维度理解公共管理的本质。活动尾声,欧阳老师对整场活动进行了总结升华。他强调:“思维源于实践,成长需要积累。希望同学们不局限于单一竞争路径,注重综合素质的均衡发展。”
活动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此次读书会是行政管理专业实习期间的重要环节,旨在促进理论联系实际,提升专业素养。参与同学纷纷表示,通过这次活动,不仅深化了对专业理论的理解,更增强了投身公共管理事业的信心和决心。
(一审:刘媛 二审:欧阳万福 三审:李晓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