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下午5时,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硕士生党支部全体成员齐聚天心校区铁路园教育基地,开展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参观学习党日活动,在历史与现实的交融中汲取奋进力量。此次参观活动由交通院志愿者傅敬恩担任讲解员。
活动在第一议题的学习中开始。支部成员们共同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周边工作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充分认识到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意义。活动开始后,讲解员傅敬恩站在铁路园中央,向支部成员们讲述了铁路园的建设背景。作为原长沙铁道学院建校六十周年的献礼之作,铁路园不仅是校园景观,更是中国轨道交通发展的生动见证。园区露天开放,三条线路上陈列的蒸汽机车、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分别代表了中国火车机车从蒸汽时代迈向内燃时代、电力时代的辉煌历程。
在参观蒸汽机车时,大家被这台来自内蒙古包头的建设型蒸汽机车吸引。讲解员傅敬恩详细介绍了它的诞生背景、生产制造阶段,以及曾承担的货运使命。铭牌上的“JS1953”,既代表着建设型机车,也与长沙铁道学院的建校年份相呼应。这台机车虽已退役,但它承载的中国早期铁路建设的艰辛与成就,让支部成员们深刻感受到老一辈铁路建设者的奋斗精神。
内燃机车展区,东风4型内燃机车成为焦点。傅敬恩介绍,它是中国第二代电传动柴油机车的首型机车,“东风4型1983”的铭牌背后,有着蒸汽机车退场和校友助力铁路园建设的双重意义。内燃机车凭借其适应性广的优势,在特定时期为我国铁路运输发挥了关键作用,支部党员们围绕机车,探讨着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来到电力机车区域,韶山3型电力机车展现出现代运输业的魅力。傅敬恩讲解了机车的卓越性能,以及其采用的先进无砟轨道技术。这种技术从德国引进后,经我国吸收创新应用于武广铁路,见证了中国铁路技术的飞速发展。
活动结束后,社会学硕士生党支部的党员同志纷纷表示,此次参观是一次难忘的学习经历。通过近距离接触这些“铁路功臣”,大家对中国轨道交通发展有了更直观、深入的认识。未来,党员同志们将把在参观中汲取的精神力量融入学习和科研中,以实际行动践行使命担当,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
(一审:张晓倩 二审:岳忠强 三审:董海军)